2017年9月7日 星期四

無刺枸杞_非純葉用_會結果

無刺枸杞在四年前開始種植,當初沒有研究,網路上有熟識的網友是賣苗的,就跟她買了,價格不便宜,植株來的時候還生病了,是蟲癭,本來以為沒有救了,遇到熱心的網路菜友教我把有病的枝條剪下來看,是否空心,如果是空心的,就繼續往下剪,剪到沒有空心的部份就可以了,代表沒有被侵襲,我幾乎是剪到頭的方式救回了它,果然也不負我的苦心,隔年就開始結果了,其實我的菜和樹都挺耐的,因為我不太給肥料,很久才給一次,所以能開花結果都是好種,哈哈。

  無刺枸杞我一開始以為它是葉用枸杞,別人一直問為什麼他們的葉用枸杞都不結果,而我的會結果,後來才發現我的竟然是少數人在種植的無刺品種,且開花結果量都不少,這下子就平反當初買貴的心情了。結果後鄰居跟我要了一些劣質果去種,我以為就算長出來也要很久才會結果,竟然隔年就結果了,心情又差了,人家拿劣質果就種出來,我還花那麼多錢,事後還要安慰自己,就當作是早買早享受。

  這無刺枸杞滿給力的,從初春到晚秋都是開花結果期,像去年冬天不太冷,它也只休眠一個月就繼續長葉綻放,管理方式肥水都不能缺少,當初資料寫耐旱,但我發現缺水後會開始落葉,更不用說開花結果了,滿適合盆植的,枝條細細長長,找竹竿綁著就可以了,不會佔位子。

枸杞採收時要注意的事項如下:
1.        不宜摘生:枸杞落花後,逐漸發育成綠色幼果,後果實發育成橙色果,這時
果肉尚硬,然後果實逐漸變成鮮紅色。果蒂疏鬆,果肉稍軟,這時才是枸杞採摘
的最佳期。如過早摘了橙色果,枸杞曬乾後即變成黃色果,影響枸杞的品質和等
級。 
2.       不宜摘濕:枸杞不宜在早晨有露水時或雨後果面未乾時採摘,如摘了濕果,
果面長期不乾,容易被細菌污染,曬出的乾果果色黑暗。 
3.       不宜碰傷:採摘枸杞要輕摘輕放,盛裝枸杞的容器,不宜用塑膠袋,以防搬
運時擠壓或碰撞。因撞傷、擠傷、壓傷、摔傷、刺傷等,曬乾後均會變成黑色。 
4.       不宜暴晒:日出後即可晾曬果實,先有弱光低溫,逐漸至強光高溫,這樣晾
出的果色鮮紅。如在炎熱的中午曝曬,果色容易變黑。 
5.       不宜久放:採摘下的枸杞,要及時晾曬或烘乾,不宜久放。因剛採摘下的枸
杞呼吸強烈,並容易發熱發汗,放置過久,曬乾後的果色灰暗不鮮。 
6.       不宜翻動:枸杞在晾曬過程中,翻動後果肉受傷,曬乾後即變黑。因此,枸
杞攤晾後,中間不宜翻動,直至晾乾後才能收集。 
7.       不宜燻蒸:枸杞不宜用硫磺燻蒸,用硫磺燻蒸後雖然果色新鲜,但容易被污
染。 
8.       不宜混雜:枸杞果實曬乾後,要趁乾去除果蒂、果把、黑斑果、黃色果、異
形果及其他雜質,然後分級包裝,放在通風乾燥處儲藏,以防蟲蛀、潮濕及發霉。

植株型態
花的型態
結果中


轉色果
晾曬果
 
 

2017年8月23日 星期三

榕芭_草莓番石榴_黃色品種

u   榕芭_草莓番石榴_黃色品種
  這品的來源是鄰居的老爺爺過世後,老奶奶無法照顧,又捨不得老爺爺的心血枯萎,所以問我們有沒有人願意收養,我自告奮勇接下來了,其實顧得很小心,因為老奶奶每天都會到我菜園去看,萬一顧死了雖然她不會怪罪,但總是會讓她的寄情無處可去。結果實時,我也會分享一些給老奶奶,她總是很客氣說不用,是我辛苦種的,但是飲水思源,老爺爺當初種也是要給老奶奶吃的,是心的傳承。
  榕芭在經濟價值上不優,所以種植的人很少,民間傳說有藥用價值,但是大概能取代其效果的品項很多,所以並沒有突出的經濟表現。
  我覺得它滿適合盆植的,屬小喬木,樹型也容易雕塑,病蟲害少,主要危害是果實成熟期的東方果實蠅,被叮到咪咪冒冒,果實成熟後會呈現黃色,很漂亮,還有另一品是暗紅色。
  果實成熟後我大部份使用來打果汁,它有很香濃的芭樂味,因為果小,所以我並沒有特別的疏果,所以果實大小不一,最大的大約可以有十元大小,最小的甚至只有一公分直徑。
  榕芭的樹葉像一般榕樹,但卻結出芭樂味道的果實,所以被取名為榕芭,也有人稱草莓番石榴,因為芭樂的原名就是番石榴,人稱熟果有草莓的香味,我個人是沒有感覺草莓香味,但其實果香味很濃,帶著甜酸的味道,所以才會被稱為草莓番石榴吧!
  榕芭果實的籽很多,播種也容易發芽,但實際能長出果實要幾年也不太清楚,接收老爺爺這一棵看起來是實生苗,從樹幹分辨的,網路上賣苗的也沒有特別強調是實生苗或嫁接苗,所以我想應該是實生苗,只是它的幼苗期應該不長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看看,我猜2-3年左右可以量產。


圖一
圖二
圖三
圖四
圖五
圖一:嫩葉是紅色,並且帶著花苞。
圖二:花苞開花中。
圖三:花謝,結果。
圖四:果實慢慢長大。
圖五:成熟的果實呈現黃色。


2017年8月11日 星期五

紅心芭樂_更年

u   紅心芭樂_更年性
  本來寫這篇是要訐譙一下賣苗的商人,當初提供的照片和說明也和實際種出來的東西差太多了吧!後來想想算了,市場上芭樂品種那麼多,商人只是賣,也不見得懂,還是自己研究以後才不會又買錯品種。
  當初想說買個芭樂苗回來種,選苗時挑了個內在色彩濃厚的紅色品系,說明上還寫果大,結果種出來果實一般,剖開後的色彩讓人失望,連粉紅色都說不上來,頂多可以叫橘黃色,這樣形容還真詭異。
  成熟採收的果實有濃郁的香氣,表皮呈現淡黃色,未成熟前是綠色,當變色時捏壓一下果實會有點軟,家裡的長輩很愛這品,但是我不喜歡吃軟爛的芭爛,當初要是知道成熟後是這般模樣就不會挑了。後悔多說無益,總之整體來說,果實是好吃的,甜度也夠,香氣十足,用一顆果實和半顆鳳梨打成果汁,竟然是滿滿的芭樂味,就知道這香氣多足了吧!
  今年果也採了吃了,依舊納悶如果我這品不是像市面上紅得明顯的紅心芭樂,那我這品到底是什麼?總該給個正名吧!查了一堆資料,其實它真的是紅心芭樂沒有錯,只不過不管是什麼芭樂,只區分更年性或非更年性,而我這品是更年性芭樂。

Ø         更年性:是指果實後熟的階段會有明顯的呼吸高峰,乙烯處理後會加速後熟的速度,果實較容易軟熟,香氣濃郁,大部份用來加工。
Ø         非更年性:是指果實後熟階段無明顯呼吸高峰,乙烯處理會造成呼吸率短暫升高,但很快又恢復正常,此品種較脆,多為鮮食。

  為了幫芭樂認祖歸宗,比對一大堆照片和品種說明之後,確認這一棵是宜蘭員山紅心芭樂,翻山越嶺來的,算是比較早期的品系了。

成熟掛果
一般大小
果肉顏色


2017年8月10日 星期四

澳洲指檬和血檬

u   澳洲指檬
  指檬的盆植已經第三年,當初是覺得新奇購入,三年前查的資料都說大約要4-5年才會開始結果,現在終於證明資料是對的,很少有果樹嫁接後還要那麼多年才結果的,第二年時還一直遇到颱風,吹得亂七八糟,差點喝孟婆湯去了。
  剛開始還會修剪一下枝條,但這品真不是普通的刺,是很刺,就算乾枯的枝條,刺也沒在客氣,常常在修剪它時,手指頭到處是洞,後來就隨它生長,不修剪了,等結果後再考慮高壓,總之在未結果前不動作了,只維持基本的形態。
  現在澳洲指檬苗的價格滿高的,都在台幣500以上,被炒上來了,但實際上要專業種植難度太高,一般芸香科的病蟲害不說,採收和苗木的管理才是重點,所以市面上出現了改良的品種,來改善緩慢的第一次開花結果,還有結果量少的問題。
  澳洲指檬苗木在外觀上葉小,刺多,成長速度並不快速,株小、葉小、果小,俗稱三小,看文獻資料提供在台灣種植的果實味道上較平淡,也無酸味,像柚子的感覺,如果真是這樣,會被我廢了………..。但國外的文獻是寫多汁,酸味足夠,果實多種顏色是一大賣點,高級餐廳愛用。聽前輩說果實的口感來自於砧木的品種,但並沒有特別說明哪一種砧木的品質較好。
  指檬的品種大約有49種,國內買到的苗木是哪一個品種也不是很確定,筆耕硯田的團隊說會結果的品種低於四種,該不會我的就是不結果的吧?日復一日,年復一年呀!繼續等待。

u   澳洲血檬
血檬是我最近才購入的苗木,指檬種不出個名堂來,只好轉關懷其他芸香科,文獻資料說它豐產、果大、樹勢旺,根本是針對三小指檬完全的改良品種,二品種的外觀看起來完全一樣的地方是刺多,相較之下血檬的葉片較大一些,光是以嫁接後隔年即可開花結果的特性,就無需多考慮了,血紅色的果肉及外觀,光看就很療癒。

澳洲指檬
澳洲血檬